郑州渔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唯一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首页 >> 文章中心>>新闻动态>>不同增氧方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不同增氧方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来源: 上传时间:2023/10/2 15:18:28 点击次数:7417
     1、化学增氧。主要是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投放一些化学制剂,其遇水后在水中发生化学作用释放氧气,从而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化学增氧剂一般为过氧碳酸钠、过氧酰胺、过氧化钙、过氧化氢和过氧二硫铵中的任一种,增氧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效。在生产实践中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通电困难、水源不方便、没有增氧机的塘口,或在梅雨季节,闷热、雷雨、高温,天气多变,浮头缺氧多发的情况下,大多数采用此方法。高密度养殖方式的塘口,特别是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虾类,夏季容易出现缺氧导致浮头现象,养殖户常备存一些化学增氧剂,以防不测。使用化学增氧剂,主要采取全池抛撒或局部抛撒,具体使用量视药物品种和使用场合而定,养殖户应根据生产厂家而定。
    2、机械增氧。主要是通过渔业机械向养殖水体中提供含量高的水体或通过水体与空气有效接触向水体不断补充氧气的方式来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机械增氧方式主要为水泵、增氧机和鼓风机微孔管道增氧等形式。
    ⑴水泵是最传统的辅助增氧工具。主要是在水泵工作时,通过泵内的叶轮高速旋转时产生离心力将水抽到泵体使水产生一定的压力由泵出口打出,通过加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将空气中的氧渗入水中,因此增氧效果与水和空气接触程度成正比,也与抽入氧丰富的上层水(进水口伸入水层过深,则吸入的水溶氧较少,增氧效果较差。)。用水泵向池塘注水,应将水泵架高冲水,在落水处增设跌水板。一方面减少水流对池塘坡埂的冲刷破坏,另一方面扩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进入池塘的氧气。具体使用方法为:春秋季每隔15天换一次,夏季高温季节每隔5-10天换一次,换水以少量多次、采取先排后灌的方法,切忌大排大灌,每次换水占池塘的10%-15%,一般进水时间1-4时,阴雨天凌晨,视具体情况而定,加水选择在晴天下午时形成一定的水体微流,保持水质清新。
    ⑵增氧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叶轮式和水车式。叶轮式增氧机是近年来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工作时叶轮旋转,搅拌水体,产生水花,并靠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上层水体向周边扩散,下层水体补缺形成水体上下循环。含氧量较高的表层水进入底层后,有效改善底层水体的溶氧状况。通常用于水深1.5-2米的池塘,多用于青鱼、草鱼、鳙鱼、鲢鱼等四大家鱼的养殖,叶轮式增氧能满足3.8亩水面成鱼池塘的增氧需要。水车机每千瓦动力基本式增氧机是靠搅动水体表层的水使之与空气增加接触,进而达到良好的增氧及促进水体流动的效果,适用于水浅的池塘,主要用于青虾、南美白对虾等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增氧机使用方法按照“三开两不开”的要求操作:即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阴天次日清晨4-5时开机,阴雨连绵或有浮头征兆时半夜开机;一般傍晚不开机,阴雨天白天不开机。
    ⑶微孔管道增氧是目前值得推广的一种新型增氧方式。其原理是通过罗茨鼓风机将富含氧气的空气送入输气管道,输气管道将空气送入微孔管,微管的管壁微孔便在水体上下左右均匀释放气体,把含氧空气直接输到池塘底部,从池底往上向水体散气补充氧气。在增氧过程中,可以造成水流的旋转运动和上下对流。水流的上下对流将上层富含氧气的水带入底层,同时将底层有害气体带出;水流的旋转运动又将微孔管周围富含氧气的水向外扩散,实现了全池水的均匀增氧。微管增氧机每亩配套功率为0.22千瓦。一般20亩配备一个3.5-4千瓦左右鼓风机,再外加内径75毫米的总供气管(PVC管)和内径为12毫米的微孔管。安装方法:将总供气管架设在池塘中间,高出池塘30-50厘米,南北向贯穿整个池塘。在总供气管两侧每间隔10米水平设置一条微孔管,一端接在总供气管上,另一端则延伸至离池边1米处,并用竹桩将微孔管固定在离池底10-15厘米处。
    3、生物增氧。是指在宜栽植水草的养殖塘口(如青虾、河蟹、鱼类等)种植适量的水草或人为增加水体中的浮游植物量,通过水草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来达到水体增氧的目的。
    ⑴水草品种有:苦草、伊乐藻、轮叶黑藻、水花生、空心菜、青萍等。一般依据生物的生长特性进行种植,水草面积占池塘面积的30%-40%。
    ⑵人为施用生物肥料,使水体中高等产氧单胞藻类(绿藻为衣藻、小球藻等、金藻为棕鞭藻、单鞭藻等、硅藻为针状菱形藻、角刺藻等)成为优势种群。